图片
第十章 论用神变化
子平论命,以月令为提纲。但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因为用神虽然专主月令,但月令除子午卯酉外,藏干不止一个,它们中有本气,有中气,有余气,谁当令,谁主持工作呢?一般情况下,当然是本气主持工作,一把手说了算。但好多八字里,月令本气就如缩头乌龟,把头埋的深深的,死不出头,不想当用神,不想负总责啊。但水得行,磨得转,一把手不想干,工作还得有人干,单位还得有人管!这时候,就得按用神的变化原理来寻找用神,推选一把手。一把不出面,再让二把手、三把手出面充当用神,主持工作;如果本气、中气、余气,一班子领导都成了缩头乌龟,那还得实行一把手负责制,由一把手主持工作,你坐了头把交椅,就得负头把责任,由不得你的。所以,沈氏《论用神变化》主要讲了三个问题:用神为什么会变化?用神变化的原理是什么?用神变化后的结局是什么?归结为一个问题,就是如何取用神?
一、用神的变化原理
【原文】 ;用神既主月令也,然月令所藏不一,而用神遂有变化。如十二支中,除子午卯酉外,余皆有藏,不必四库也。即以寅论,甲为本主,如郡之有府;丙其长生,如郡之有同知;戊亦长生,如郡之有通判。假使寅月为提,不透甲而透丙,则知府不临郡,而同知得以作主。此变化之由也。
(一)用神变化的原因:
所藏不一用神,专求月令。但由于月令地支藏干的数量多寡与表现形式不一,用神就有了变化。沈氏给“用神变化”下定义时,说用神变化的原因是“月令所藏不一”。有人把“所藏不一”仅仅理解为藏干的数量有多寡,这是不全面的,这只是用神变化的原因之一;用神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藏干的性质不一样,能量不一样,表现形式不一样。沈氏虽然没有明确在“所藏不一”后面加“表现不同”四字,但后面的内容,全是论述藏干的不同表现形式的。所谓藏干的表现形式,就是指月令藏干的不同“透干会支”方式。所以,藏干的数量多寡与能量大小是用神变化的原因,藏干的透干会支是用神变化的原理。
第一个原因,藏干数量有多寡。十二月令地支藏干的数量是不一样的。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:一 类是子午卯酉四正月,除午藏丁己两干外,子卯酉只藏一干;一类是辰戌丑未四墓月,藏干多达三四个;一类是寅巳申亥四隅月,藏干多达两三个。藏干数量多寡不同,必然会引起用神的不同变化。第二个原因,藏干能量有大小。如果我们把月令比作一个县市,一个单位,藏干多寡比作领导班子成员的多少,藏干的能量大小比作领导的权力大小,能力大小,学命理,看用神,就好玩而不枯燥,很有吸引力了。用神,就是这个单位主持工作的主要责任者。子午卯酉四正月,这四个单位权力高度集中,所藏只有一干,就是本气充当一把手,能量最强,因为就一个,不会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。辰戌丑未四墓月,这四个单位职能最杂,所配领导也最多,最少的有三个,最多的有四个,一般情况下,主气为一把手,余气为二把手,库根为三、四把手。寅巳申亥四隅月,这四个单位,职能比四正多,但又比四隅少,配的领导职数就相对少一些,有两到三个,一般情况下,本气为一把手,长生之气为二把手。这么多县市,这么多单位,谁当用神主持工作呢,正常情况下,不用讲,你明白的,自然是一把手了。那么,特殊情况下呢,就由藏干的透干会支来决定由谁主持工作,由谁当用神了。
(二)用神变化的原理:透干会支
用神变化的表现形式就两种:一是透干,二是会支。“透干会支”,既是表现形式,又是用神变化的标志,更准确点,叫用神变化的原理。要学会找用神,除记住月令藏干的数量多寡与能量大小外,更要记住“透干会支”这个用神变化的原理。
透干引起的用神变化。从藏干透干形式讲,藏干有多寡的不同,就会有表现形式的不一,有的透,有的不透,这就决定了用神变化的结果不同。子午卯酉四正月,这四个单位,比较单纯,就一个藏干,一个一把手,透与不透,都由它负总贵,当用神,没商量的,更没推辞的。辰戌丑未四墓月,藏千多,透干花样多,谁当用神,谁主持工作,花样自然更多,故沈氏专门开了一章《杂气如何取用》专论。这里先放下四墓月不表,专门讲寅申已亥四隅月的透干取用。拿寅字来 说吧,寅里面藏有甲、丙、戊三干。甲为寅木的本气,就如同一县之长,得位当权;丙火长生在寅,如常务副县长,二把手,权力仅次于县长:戊土在寅也是长生,但同时又受甲木之克,丙火之生,它在寅中的位置就如副县长,三把手。假若寅为月令,甲木不透而透丙火,县长大人有事不在,这时就得由常务副县长全权主持工作了,丙火就是用神;假如甲木不透,丙火也不透,只透戊土,就如县长开会去了,二把手也有事不在家,就得由戊土三把手主持工作了,戊土就是用神。这就是用神变化的原理与规律啊。
再如“己生申月,本属伤官,藏庚透壬,则化为财。”己生申月,申月本气藏干为庚,己土庚金,本为伤官格。但是庚金一把手不透,而透出二把手壬水财星,则用神由庚变壬,格局随之由伤官格变成了财格,或者叫伤官生财格。因为伤官是本气,是用神,是一把手,财星是长生,是相神,是二把手。这里,大家可能已经看出点玄机了,一把手主事时是伤官风格,二把手主事时成了财星风格,伤官是凶神,一把手的工作思路是有问题的,需制化;而财星就能化泄伤官,改变伤官的错误思路,所以化凶为吉了。一把手的工作格局反而不如二把手的格局好了。这种情况现实中有啊,一个单位,二把手能力强过一把手的很多,只是挨不着他表现罢了,一旦他主事,马上就会纠正或者抛弃一把手的工作思路,而按自己的思路与风格作事了。沈先师的这一例子是放在会支之后讲的,我提前到透干中学习,应该更合适一些。当做如果己生申月,地支再有子水,申子三合,壬水又透,就是“会支”的变化了。
可见,用神变化,要始终以月令本气为主宰,由一把手说了算,其他藏干,不论是二把手、三把手,都无法与一把手争雄的。只有一把手确实不在位(本气不透)了,二把手、三把手才有机会出来主持工作,发挥相神的作用。本气不透,或者叫一把手不在的标志是:一是本气不透干;二是命局中没有滋生本气的五行。只有这样才可以视为本气不透,一把手不在位。但本气不透,并不表示就轮到其他藏干来主持工作了。二、三把手必须透出来,才有话语权,行政权;二、三把手不透不露,说明一把手不在位时就没有给他授权,让他暂时主持工作,则依然由本气一把手说了算。好比一个县府,县长、副县长们都不在家,但工作还得照常开展,因为一把手人出去了,官位还在,椅子还在。现实生活中,人们怕一把手,不是怕一把手这个人,而是怕他手中的权力,怕他身后的那把官椅。但有的一把手当一辈子官都不明白此理,还以为自己有威有信呢,结果一退休,人走茶凉,见者远避,随心生悲凉,世风人心怎么如此险恶也。其实是他自己不懂,自己的权力,任职文件是标志,所坐官椅是形式,一退位,你就一普通人,什么都不是。这样的人在位的时候,不知如何活人,焉能深得人心?至于寅月,藏甲透乙,藏丙透丁,藏戊透己,虽然乙丁戊皆可得月令之助,但都没有资格承担用神这个神圣职权的。
会支引起的用神变化。沈氏只举了一个例子。“故若丁生亥月,本为正官,支全卯未,则化为印。己生申月,本属伤官,藏庚透壬,则化为财。凡此之类皆用神之变化也。”如丁生亥月,亥中本气为壬,亦即用神为壬,一把手是壬,格局为正官格。但是如果八字地支中有卯未二字,“支全卯未”,则亥卯未三合为木,用神就因三合而发生变化了,用神由亥水正官变成了卯木印星,格局也就由官格变成印格了。这个会局用神,表面上是会出来的,实质还是月令中的东西,因为亥藏壬甲,壬是本气,是一把手,甲木是长生之气,是二把手,是由壬水所生的。甲木虽然不透干,不想出来主持工作,但通过会支会出来了。就象一个单位,一把手壬水有事,临时让二把手甲木主持工作,二把手聪明的很,不透干,左推右辞,谦虚不干,但地支会了,得到了其它同志的大力支持,就同意了,甲木才以三合的身份,主持工作了。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。一把手壬水让甲木主持工作时,甲木如果不推辞一番,直接透干接受工作,那就有毫不谦虚、急不可耐想当一把手的嫌疑了。推推脱脱的过程,实质是显示了自己的品德,一个领导品德好,还有分寸,自然会得到其它领导的支持。既让一把手放心,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,这样接受权力的策略怎么不高明呢。而格局发生变化,由官格变成印格,则说明甲木得到了壬水一把手的充分信任,不但让他主持工作,还放手放权,让他大胆按自己的思路干,这叫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可见,会支也是用神变化的一个重要原理。“己生申月,本属伤官,藏庚透壬,则化为财”的例子已经在上面透干中讲了。
总结起来,月令只要本气不透,而又参与了透干或会支的鸟事,用神就会发生变化。所谓的用神变化,说白了,就是八字中不以月令本气为用神,而以月令中的其他藏干为用神时的变化规律。透干有点毛遂自荐、直截了当、当仁不让的味道;会支有点民主推荐、顺势而上、团体合作的味道。
沈先师以上举的三个例子,不论寅月甲不透而透丙,申月庚不透而透壬,亥月壬不透而透甲,还有沈先师没举例的巳月丙不透而透戊,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,新用神其实是由本气用神生出来的,如寅月甲木生丙火,申月庚金生壬水,亥月壬水生甲木,巳月戊土生庚金,都是本气生长生之气,生就是生扶,支持,同意,帮助,也就是二把手出来当用神,主持工作,都是经过一把手同意支持的,一把手不同意,没支持,你主持工作,就有篡权夺位之嫌疑了。如果理解的更稳妥此,本气不透,余气透时,本气格局不变,用神不变,它干透出,发挥的是相神的作用,充当的仍然是相神的功能,而不是用神的作用,亦是正理。所以,对本文的正确理解应该是:丁生亥月,当为正官格;如见卯未来合局,则此木印就是官格的相神,是官印相生格,而不能讲此格由正官格化为了正印格。同理,己生申月,当为伤官格,庚不露而干头见壬,则此壬水财星就是伤官格的相神,是伤官生财格,而不是伤官格变成了正财格。
纵观全章用神变化的例子,都是这个样子。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用神要变化,权力要移交,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,谁也阻止不了。我们学习的目的,是要判断清、观察清用神变好了,还是变坏了,这才是看用神变化的核心。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你当不了皇帝,但你可以看清楚那皇帝当的好不好,你左右不了他人命运,但可以帮人看清楚他的命运好不好!
二、用神变化的结果
事物没有矛盾,就没有变化,没有变化,就没有结果。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、矛盾规律,决定了阴阳的生克变化。用神也一样,有干支阴阳五行的不同,十神善恶的不同,生克刑冲制化的不同,自然变化的结果亦不相同。用神有善恶,有吉凶,财官印食为善为吉,煞伤劫刃为恶为凶。用神的善恶吉凶,不仅仅决定了格局成败的方式,也决定了用神变化后格局的美与丑、好与坏。财官印食四吉神中,官为最善之用神,其次为财印,财印势均力敌,近次于官,然后为食。煞伤劫刃四凶神中,伤官的不善程度最轻,其次是煞,再次为劫,最后是刃,刃是四凶神中最为凶恶之神。这东西制服不好,一般都有伤灾、牢狱的恶果。
用神变化的结果有三种:一是用神本善,但愈变愈好,越变越善,或者由不善而变善,由不好而变好了。亦就是用神的善的层次或者叫善的指数变高了,好比财化为官,官的善指数就比财要高:伤化为财,财为善神,伤为恶神,财的幸福指数就比伤官高出好几级,格正局清,格局愈美。这样的人,大都命好,越来越好。二是用神本善,但愈变愈差,越变越坏,由善变不善了,或者由恶变得更恶。亦就是用神的善指数下降了,如印化为劫,官化为印等,愈变愈差,格破局坏。这样的人,大都命差,而且越来越差。三是变而未变。看用神变化的过程,变来变去的,但变化的最终结果却是打回原形。善的仍善,恶的仍恶,没有变化。这样的人,一生折腾来折腾去,曲曲折折,坎坎坷坷,最后还在原地踏步,变化不大。简单地说,用神变化的结果有变好、变坏、不变三种。故沈氏说:“变之而善,其格愈美;变之不善,其格遂坏。”
(一)用神变之而善(变好)
【原文】 何谓变之而善?如辛生寅月,透丙而化财为官:壬生戌月,逢辛而化煞为印;癸生寅月,藏甲透丙,会午会戌,则化伤为财,即使透官,可以作财旺生官论,不作伤官见官;乙生寅月,透戊为财,会午会戌,则月劫化为食伤。如此之类,不可胜数,皆变之善者也。
如辛生寅月,月令本气为甲木,本为财格;寅中不透甲木而透丙,因此,丙就成了用神,格局就由财格变成官格了。官是善用神,喜有财星相生,丙火官星得坐下寅木财星相生,所以是用神由善变得更善,格局愈变愈好。这也说明官格的善级指数、富贵层次高于财格。财官都为善,若财高于官,财格变官格,就成愈变愈差了。
如壬生戌月,戌中本气为戊,本为煞格;但戌中戊土七煞不透,而透辛金印星,这叫化煞为印,格局由煞格变成了印格。煞为恶用神,必须要有印化或食制,现在透出辛金印星化煞生身,使煞星不能攻身,格局由恶变善,愈变愈好。
如癸生寅月,不透甲木伤官而透丙火财星,化伤为财。伤官是恶用神,必须要有财化或印制,现在透出丙火财星化泄伤官,也是格局由恶变善,愈变愈好,这时候即使透出戊土官星,寅木伤官也不能伤克官星,所以就不能以伤官见官论,而要以财旺生官论:如果地支有午戌二字(有一个午字即可),那么寅午戌三合火局,寅木用神也会因之变化为财星,这也是用神变化的一种方式。这里的“藏甲透丙,会午会戌",不能理解成透丙与会午会戌必须同时满足,癸生寅月才会化伤为财。前面说过,月令只要或透干或会支,用神就会变化。
因此,癸生寅月,只要或透丙,或会午,或会午戌,或透丙兼会午会戌,都可化伤为财。这种用法,全书比比皆是:“官逢财印”,官或逢财或逢印或财印同逢,官格就成;“有亥与未,则卯与亥未会而不冲”,卯或有亥或有未或亥未同有,则会而不冲酉。因此,癸生寅月,甲不透干,只要或透丙,或会戌,或会午,三个条件中,只要满足任何一个条件,就会变化。当然,同时满足两个或三个更好,因为满足的条件越多,力量越强大。所以,这些条件中,以会戌为财的用神最轻,以会午且会成且透丙的用神最得力,很好很强大很强悍。
又如乙生寅月,为月劫格。这时若见寅中透出戊土财星,地支又或会午,或会午戌,寅木则会因会合而变火,用神发生变化,月劫化为食伤,并转而再去生戊土财星,这样就使格局愈变愈好了,因为食伤的善级数比月劫要高,因此,用神变善了。这一例,在这里被看成食伤生财格,但后面月劫格中,又将其视为月劫逢财而化劫为生。不管那一种,均甚贵甚秀。此例不要求藏甲。
伍廷芳造 : 壬寅 丁未 己卯 乙亥
己生未月,本是月劫格,但干透丁火,由劫格变为印格,此一变也,由差变好;然支会亥卯未木局,乙木七煞又透时干,格局由印变成了煞格,此二变也。由印变煞本不美,但年干透壬水,丁壬化木,年支寅,皆化为木,日元己土无根,不得不从煞矣。四柱无金,会局纯粹,从煞格成也,反而愈来愈好了。
王克敏造: 丙子 壬辰 壬申 乙巳
壬生辰月,戊土七煞秉令,本是煞格,然辰中不透戊而透壬乙,申子辰三合水局,则土旺变为水旺,由煞格变成了月劫格,此一变也;但乙木伤官也透,春木余气,泄水之旺气,丙火又得禄于已,变为伤官生财格,此二变也,愈来愈好。
( 二 ) 用神变之不善(变坏)
【原文】何谓变之不善? 如丙生寅月,本为印绶,甲不透干而会, 午会戌,则化为劫。丙生申月,本属偏财,藏庚透壬,会子会辰,则化为煞。如此之类亦多,皆变之不善者也。
丙生寅月,本来是印绶格。但若寅中甲木不透,地支有午戌二字(有一个午字即可),那么寅木印星就会被合化为比劫,格局就由印格变成月劫格了,自然由善而变不善了。又如丙生申月,本属偏财格,若是申中庚金当了缩头乌龟,而透壬水七煞,地支又有子辰二字(有一个子字即可),则申子辰三合水局,给七煞壬水添油加力,申金偏财格就变成了七煞格。格局由善变恶了。八字中,诸如此类的变化很多,都是用神愈变愈差、愈变愈坏的现象。
用神变化直接牵扯到格局的变化,用神变好变坏,格局变善变恶,最终牵扯的是一个人命运的变化,命理信息的变化。格局由善变恶,祖上好,到他这里得败了,前面好,后面不好了,或者职业由好变坏了,刚到手的鸭子飞了;由恶变善,祖上不好,到他这里翻身了,前面不好,后面好了,或者职业由坏变好了,看似迷茫不成的事,突然成了:前面当经理发财,后面却去当县长当官了,都是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。民间有一句话叫“动真格的了”,这句话,就源于命学用神格局的变化,很形象,很给力啊。动了真格的,就可以显示出许多与之相关的信息,比如家世、学业、事业趋向等,都可以从用神的变化中看出端倪来。比如月令是印星,只要不是遭到损坏或数量太多,即表示命主家中有书香之气,命主能够得到父母的荫福,自己的学业也会较高。但是只要印星化而为劫,那么这些良好的信息就都会淡化掉。
萧耀南造: 乙亥 己卯 甲申 乙亥
此湖北都督萧耀南之造。月令阳刃,乙木双透,亥卯合刃,刃力更巨,申金制之,煞刃格成也。申中庚金,见卯中乙木暗合,气协情和,正所谓“甲以乙妹妻庚,凶为吉兆”是也。阳刃合煞,煞不克身,至甲运而开府两湖 ; 戌运本能助煞,但卯戌合火,反制七煞,格局尽破,由好变坏,不禄。
我们再来看看黄大陆先生的三个命例:
1 壬戌 壬寅 丙午 戊戌
第1例,丙生寅月,本为印格,但因本气甲木不透,地支寅午戌
三合,将寅木印星变成了劫财,印格变成了月劫格 。或许有人会问天干两壬七煞透干盖头,壬水克火,寅午戌能合化火么?能合化,因为壬水无根,无力克三合之火,月劫格成立。印格变劫,由善变恶,这是第一个不好的信息,文化没了:月劫用煞,煞又无根,食神戊土还欺煞,这是第二个不好的信息,贵气没了,劫财基本处于无制的状态,挣钱钱就很辛苦了。故命主出身平民之家,识字不多,一生务农。
2 戊戌 甲寅 丙午 戊戌
第2例,丙生寅月,甲木透干,印格成立。
地支也是寅午戌三合火局,按透干会支的原理,这个印格,能变成月劫格么?不能?因甲木透干,寅木印星便不能悉数化火。日元丙火坐午,有强根,身重印旺喜食伤吐透,命主食神戊土双透,也有强根,格局仍然是印格,用印喜食格,故命主出身于书香门第,自己也有较高的学历。
3 壬子 壬寅 丙午 庚寅
第3例,丙生寅月,也是印格。
虽然甲木不透,只因壬水官煞有根,可以不断滋养寅木,地支寅午便不能化火,印格则不变,构成了印赖煞生格,故命主出身于官贵之家,自己也是进士,并且官至一品。
(三) 用神变而不变(不变)
【原文】;又有变之而不失本格者。如辛生寅月,透丙化官而又透甲,格成正财,正官乃其兼格也。 乙生申月,透壬化印,而又透戊,则财能生官,印逢财而退位,虽通月令,格成正官,而印为兼格。癸生寅月,透丙化财,而又透甲,格成伤官,而戊官忌见。丙生寅月,午戌会劫,而又或透甲,或透壬,则仍为印而格不破。丙生申月,逢壬化煞,而又透戊,则食神能制煞生财,仍为财格,不失富贵。
如此之类甚多,是皆变而不失本格者也。是故八字非用神不立,用神非变化不灵,善观命者必于此细详之。
“本格”就是本气之格。“变之而不失本格者”,就是用神虽然参与了变化的过程,但变到最后,本气仍然在发挥作用,没有丢掉本格,则依然以月令本气为用神,或者以本格为主格。所以,在分析用神变化时,一定要分析月令本气丢失了没有,也就是考究月令本气还能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。如果本气没丢,则本气之格仍然是主格,变化出来的新用神视为兼格;如果本气丢了,当然就失去“本格”了,则可视变化了的用神为主格。总之,用神变化中,月令本气在与不在是用神变与不变问题的关键。
如辛生寅月,寅之本气为甲,格局为正财格;透丙之后,格局由财格变成官格了。此时,本气甲木又透出为用,则格局仍然为正财格,则变而不变也。那么之前的官格是否就没用了呢?不是的,虽然官星做不了主格,但还可以做兼格。本格与兼格谁为主,当然是本气财格为主格了。主兼合一,就叫财星生官格。由此可见,只要月令本气透出,一把手负责,月令中的其它中气、余气不管怎么透,怎么表现,都由一把手说了算,本气为用神,其它为相神,副职是翻不了天的,这就叫“不失本格”。
如乙生申月,为官格。透壬,则官格变成了印格。此时,虽然本气庚金官星不透,而透出了戊土财星,壬印与戊财齐透,财星的作用,一是生官,二是损印,三是泄食,此时壬水印星碰到戊土财星,就只好受损退位了,而本气官星更加得到了财星的生助,所以,虽然壬水印星通根于月令,仍然要以官格为主格来看,印格可以看作是兼格。为何这样看?一是财能生官,能滋生月令本气,本气得到加强,则还能发挥作用,故以本气用神为先;二是财能损印,新的用神受到制约,无法顺利地执掌权力。因此,即使壬水虽与月令相通,但还无法主导局面,只能屈居兼格的位置了。
这一例中,要注意“通月令”三字,可理解为通月令中之人元。对此,可比较“申月透壬,为通月令”与“庚生申月,透癸泄气,不通月令而金气不甚灵”。看看,透壬“为通月令”,能很好的吐秀,透癸就“不通月令”,反而泄气了,个中差别,必须仔细体会。又戊虽为申中之人元,但提都不提它能做为用神的资格,它只是帮助本气夺回了江山而已,对此,己土亦能起到同样的作用。
癸生寅月,本为伤官格,透丙则化为财格,而又透出本气甲木,格成仍然会打回原形,构成伤官生财; 这时戊土官星再透,则为伤官见官,破了伤官生财格,故忌见戊官。当然,如果透丙不透甲,那就为财格了,再透戊为财旺生官,不忌戊了。如果透丙不透甲而透乙,乙非寅之人元,格局为财逢食生,此时若再透戊,那戊官还忌不忌,忌的,财格用食中提到,“透官身弱,则格坏矣”,其实,这里忌的是乙食,而非戊官,所谓财旺生官,露食则杂。那么,如果透的是丁火而非丙火,丁不通月令,无须考虑,坚持以寅中本气甲木为用就是。如果会寅午而又透丁火不透甲木,该怎么办?不用管丁,寅午会支,为财格,丁可增强财力。如是等等,万变不离其宗。
丙生寅月,地支或午,或午戌,则寅午戌三合化印为劫。用神变不善了。但不要紧,有两种方法可以解救:一 ,是甲木印星本气透出(注意,必须甲木,乙木不行的),则寅木就不会悉数化火;二 ,是透官化煞,官煞可生印退劫,如此,格局就不致化印为劫,印格自然不破了。
丙生申月,本系财格。如透壬水煞星,则化财格为煞格,而又同时透出戊土食神,则食神便能制煞生财,也可以叫弃煞存财,仍为财格,不失富贵。财化为煞,食能制煞生财,与官化为印,财能生官退印,理之相同。假设财化为官,再透食,确实仍为财格而不破,但只怕不妙,人家财要往上爬,进化为官,你食何必来破坏别人的好事呢。格局可就成了财旺生官,露食则杂,食要受千万人的唾骂了。
诸如此类的变化很多,都是虽变而未失本格的例子。若需小结的话,可以这么小结沈氏对变而不变的论述:月令透干会支,用神就变化了;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,则仍不失本格:一是月令本气透出;二是本气不透,但所透之干滋生本气;三是本气不透,也没滋生本气之干透出,但另有透出之干制约新的用神,则用神虽然变了但还不失本格,仍然以月令本气为用。所以,看八字不抓住月令用神这个提纲,就没有条理,而用神如果没有变化则失去了它的可变性与灵活性,要想成为命理高手,必须在用神变化这个细节上看仔细,下功夫,弄清楚。
三、对用神变化的体会
这一章,沈氏重点论述了用神的可变性与不变性,没有一句话离开过月令这个主心骨,真是泄尽了子平的天机与秘奥!可以说,学子平者,如果不明白用神变化的原理,就根本不知道格局是怎样变化的。用神变化,只要月令本气不透,又参与透干会支的勾当,就要考虑用神变化了。考虑的意思是,用神可能要变化,变化的结果有好有坏,也可能变而不变。用神如果当真要变化,我们可以弃月令本气而不用;只要用神不被合化为他物,就仍然会保留原本的用神,从而导致多格并存的现象。当然,凡物少则清,清则贵;多则杂,杂则贱。因此古人说:“一格二格,非卿即相;三格四格,刑卒九流之辈。”
同时,这一章,沈氏表面上在讲十二地支用神变化,其实不然。一开始,沈氏就将子午卯酉踢出了局,辰戌丑未杂气月的取用之道,他又留在《杂气取用》中专门论述。所以,这里论用神变化的真正主角就寅申巳亥四位。寅申中虽藏戊,但几乎不拿它当用神,能用的也就只有本气和其长生之气,也即是用神不变,就用本气,用神一变,就用长生之气。而剩下来的巳中虽藏有庚金,但庚金受本气所制,所以巳中以庚金为用神的情况也很少,反而以戊土为用的更多一点,说起来,午中也藏有己土,一开始作者真不该将其逐出师门,因为巳午均为戊己之禄,其所占的分量还是相当重的,所谓的暗官,不可忽视。但不管怎么样,十二个月中,月令本气始终是老大,一把手,主宰。
同时,沈氏《论用神变而不变》一节,在子平命学上有经典意义。所举例子导致了我对黄大陆老师“有煞先论煞”、“有官先论官”的取用第一原则产生了怀疑。大陆先生取用,拿到八字,先看官煞,只要官煞能成格,就先论官煞格,官煞格不成立,才按沈氏“八字用神专求月令”来取用定格。但沈氏时时以“八字用神专求月令”为取用的第一原则,没讲过“有煞先论煞”、“有官先论官”。
“如辛生寅月,透丙化官而又透甲,格成正财,正官乃其兼格也”。这一例,按大陆先生的观点,辛生寅月,透丙,“有官先论官”,不管本气甲木透与不透,都先取官格,透丙再透甲,官格成了,则取官喜财生格。但沈氏明确说“格成正财,正官乃其兼格也”。也就是说,沈氏始终是以月令本气为取用的第一原则的,只要本气甲木透出来,不管官透不透,都是财格,再若正官透出来,主格还是财格,而不是官格,所以叫财星生官格。在命理意象上,财星生官格与官喜财生格,是有截然不同的命理信息的。
“癸生寅月,透丙化财,而又透甲,格成伤官,而戊官忌见”。这个例子,若按黄老师“有官先论官”论,癸生寅月,戊土官星透出,则先要论官格,甲木伤官又透,伤官见官,破了官格,官格不成,才要以月令本气论伤官格。表面上看,结果都是一样的,怎么分析,结果都是伤官格。但是,绝对不一样的,按黄老师理论,官格不成,伤官格成了:而沈氏分明说“而戊官忌见”,伤官格见官,是伤官格破了。
“丙生申月,逢壬化煞,而又透戊,则食神能制煞生财,仍为财格,不失富贵”。按黄老师“有煞先论煞”取用定格,丙生申月,逢壬,就先取煞格,而又透戊,则成煞邀食制格了。但沈氏月令本气为取用第一原则,丙生申月,财格,逢壬化煞,变成了七煞格,又透出虎士食神制煞生财,本气用神得到了生扶,则本格未丢啊,故沈氏明确说“仍为财格,不失富贵”。换句话说,主格为财格,兼格才是煞用食制格。看来,按官煞取用,与以月令本气取用,还是有严格差别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